搜索
imgboxbg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/
品鉴高仿古字画 皇家艺术走近公众

品鉴高仿古字画 皇家艺术走近公众

  • 分类:行业资讯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6-08
  • 访问量:0

品鉴高仿古字画 皇家艺术走近公众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行业资讯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6-08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“对于这些皇家深宫里的作品,一般人是很难看到的,通过高仿复制,能让这些难为人阅的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。”大翰堂文化研发传播中心总经理曹宗义告诉记者。目前,由该中心主办的“皇家经典书画珍品展”正在河北习三博物馆展出,记者现场采访了此次活动的策展人之一曹宗义。

据曹宗义介绍,目前在国内市场,高仿复制品应用于收藏级的仿真艺术品市场、博物馆的展览、珍贵藏品保存、制作旅游仿真书画产品以及高档装修市场等。它与邮票一样,同样具有收藏价值。但是收藏这类作品,一定要小心鉴别,必须要查看其博物馆签发的收藏证书、公章和编号,确保其在博物馆内有存档,这些一般都是针对国家级文物保护的作品才有此“资格”。当作品难辨真伪时,就要认准其收藏证书和章印,这些是不好伪造的,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。收藏高仿古字画,一定要收藏这些二次扫描出来的,因为高仿品可能会被无数次复制,但其复制的多数是复制品的复制品,只有这些二次扫描的高仿品才会保证其原作还原的最佳状态,使书画珍品之笔墨神韵得以再现,甚至其纸纹、水渍、斑点亦如出一辙,极具艺术价值、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。

乱世黄金,盛世收藏。在中国来说,高仿复制品是一个新兴市场,而在国外其市场是比较成熟的,产业链包括画廊、美术馆、展览业、拍卖行、艺术代理公司、评论家、艺术家、专门的打印机构及监管机构等。而仿真油画一般采取限量发行,而且会签上画家的名字,这样的高仿真油画一般会卖到原作的百分之一。成熟的市场环境再加上完善的信用体制及法律机制,可以很好地保护画家本人及收藏者的利益。据曹宗义介绍,目前大翰堂文化研发传播中心所引用的是国际顶级德国产3.9亿像素的高清扫描系统、数码影像处理系统等配套制作设备,成功的攻克了古字画的高保真仿制技术,与原作的笔墨、线条、色彩等信息,原汁、原味地反映了明清书画的风貌。

高仿复制品被启功先生誉为“下真迹一等”的艺术品,究其价值,首先其艺术价值是普遍被广大爱好者、从业者、收藏者和广大民众所认可的。这些仿制作品可谓是绝无仅有、绝笔之作,体现了一个时代艺术、文化的巅峰之作。与当代艺术相比较,其艺术价值更容易让人识别和肯定,不会因为其作品、作者本身或是市场操作等客观因素导致贬值等现象,使藏者不会认为吃亏和后悔。

高仿复制品还具备其独有的历史存在价值,所谓“纸寿一千,绢寿八百”。为了保护了书画国宝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,只能将高仿复制品流传于世,否则很难传承。中国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丰碑,是华夏文明史上伟大的巨著。他们承载着古老中华民族的艺术气质;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。

曹宗义告诉记者,此次展览使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,满足了大众之观赏欲望和对文化滋养之渴求,可谓功莫大焉。这些展品既丰富活跃了市民文化生活,开阔了市民的视野,提高了大家的审美情趣,也为我省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观摩、学习的机会。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59件,大多为故宫珍藏书画的高仿真作品。其中不乏名家之作,如《祝允明草书诸将五首》、《刘俊绘刘海戏金蝉图》、《董其昌草书五言诗轴》、《何绍基行书联》、《傅山行书诗轴》等。这些作品富丽典雅,风格多样,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面貌和流派,是殊为珍贵、价值非凡的中国古代书画珍品。展览与河北习三博物馆的文化氛围相结合,在充分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上,加快建设文化强省,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,进一步扩大省会文化的影响力,为省会市民提供一个艺术鉴赏平台。

相信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,消费者对于高仿真书画作品认知的提高,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,高仿真书画作品在中国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版权所有: 河北大翰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  手机:15833996769  0311-86331547 

备案号:冀ICP备12023695号-1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石家庄